广水优化交易采购流程降成本
73 2025-04-05 07:05:55
国电集团总师、总助、各部门负责人,财务公司、国电电力、科环集团、龙源集团、物资公司、燃料公司、海外公司、华北公司、能源研究院、大渡河公司负责人出席了揭牌仪式。
中国光伏产业过度依赖出口,一旦国际市场有变,风险极大,应尽快启动国内市场。2009年1-10月,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44亿美元。
在这样的形势下,各国很可能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来限制国外产品。另外,中国光伏企业市场主要在欧美国家,国内光伏发电进展缓慢,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仅占20%左右,光伏发电装机还不足电池产量的1%,一旦国际市场有变,风险极大。中国应着眼未来能源战略,高度重视光伏产业。过度依赖出口,产业发展风险较大。有媒体报道,截至2008年底,国内已有350家太阳能组件企业停产。
然而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数据显示,中国已有350家光伏产业组件企业倒闭歇业,幸存者只剩下约50家。由于中国的光伏发电进展缓慢,国内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仅占20%左右。但随着经济形势的突变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,河南省煤炭化工业中仍存在着有待破解的难题,其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,一是产业集中度低,没有超大型的集团企业。
12月5日,河南煤业化工集团(以下简称河南煤化集团)迎来了重要而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:重组一周年,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。二是资源配置以及产业结构均不合理,导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。重组之路作为河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支撑产业,煤炭化工产业向来受到河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。继今年6月份实现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之后,营业收入又将突破1000亿元,这无疑是对重组一周年的河南煤化集团的最大肯定。
来这里就是为了把焦煤的事情做好,我第一个月的工作强度比在永煤高6倍,但一些同志对此仍不理解,不认可。化工产业方面,将重点拉长煤化工产业链条,建设豫东、豫西、豫北三大化工产业集聚区,进军高端技术与产品领域,引领全省化工产业发展的高端进程,在河南最大的煤化工企业基础上,力争2~3年进入行业前三强。
中平能化集团规划了煤炭采选、尼龙化工、煤焦化工、煤盐化工、煤电等核心业务和现代物流、高新技术、建工建材、机电装备等辅助业务的5+4产业体系。张延明2008年12月22日到焦煤集团任职后,便想把永煤的企业文化移植到焦煤集团上来,但却遭遇到了种种阻力。在这种经济大背景下,组建这个煤化航母是不是时机?全省上下疑虑重重以河南煤化集团为首的两大省管工业企业,在这一年里又都相继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深层次融合与改革?又取得了哪些新的经验?河南省国资委与两大集团在重组一周年的记者见面会上,不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顾与总结,而且还对下一步的工作目标进行了具体的规划与部署。
据张延明介绍,焦煤集团在重组后,效益一年内翻了6倍,在原煤产量、销售收入、制造成本、企业利润、人均收入、上缴税费等方面均实现了111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。这样一来,两大集团初步形成了相互补充和链接的产业发展格局。阮少华表示,河南省国资委也曾派出工作组,到企业去宣传企业战略重组的重要意义与方针政策。但要使重组获得成功,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与统一将非常关键。
而河南煤化工继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之后,营业收入也有望在今年实现1000亿元,成为河南省首家双千亿企业。在争议声中,河南省煤炭化工业走上了重组整合之路。
继今年6月份实现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之后,营业收入又将突破1000亿元,这无疑是对重组一周年的河南煤化集团的最大肯定。签订省内外化工重组或合作项目6个,增加资产40亿元。
怎样才能融合到一起?在谈到企业文化、思想理念转变融合方面存在的困难时,陈雪枫表示,企业的融合首先在于思想的融合和理念的融合。这种阻力,在张延明眼里,也是他最头疼的事情。按现在的发展速度,在5年内,河南煤化工将进入世界500强。但随着经济形势的突变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,河南省煤炭化工业中仍存在着有待破解的难题,其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,一是产业集中度低,没有超大型的集团企业。12月5日,河南煤业化工集团(以下简称河南煤化集团)迎来了重要而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:重组一周年,预计全年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。陈雪枫充满信心地表示。
到2008年年底,又恰逢金融危机全面影响到实体经济。原有的6家省管煤炭企业依靠自身发展,短期内都很难达到上述规模,而这既与河南产煤大省的地位不相称,不利于争取国家政策支持。
当时的情况是,甲醇价格从每吨3900元一路下跌到1700元,煤炭、钼、铝等也无一幸免。而在煤化航母的深度融合中,河南煤和化工产业初步形成了相互补充和链接的良性发展格局。
今年1~9月,中平能化集团和河南煤化集团资产总额分别为676.4亿元和1012.2亿元,同比增长了27.4%和47.7%。按照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,省国资委与两大集团加强了与少数股东、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,求同存异,及时化解矛盾,争取多方支持,最大程度减少了重组阻力。
为了做好思想观念的融合与统一,河南省国资委也做了大量的工作。6家煤炭企业与神马集团、中原大化集团两家化工企业都将煤、盐化工作为主业发展方向,项目多头布局、重复建设,化工企业资金、资源不足,煤炭企业缺少化工项目的人才、技术支撑和管理经验。张延明2008年12月22日到焦煤集团任职后,便想把永煤的企业文化移植到焦煤集团上来,但却遭遇到了种种阻力。在企业规模方面,两大集团均实现了快速扩张,共签订省内外煤炭资源整合项目10个,增加后备资源120亿吨,控制和拥有煤炭资源量超过600亿吨。
回忆起当时的情形,陈雪枫仍激动不已。化工产业全线亏损,有色产业利润微薄。
在产业集中度方面,按照全国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业规划,必须加快形成5000万吨级或亿吨级以上规模的大型煤炭集团。结果是,由永煤集团、焦煤集团、鹤煤集团、中原大化、河南省煤气集团5企业重组而成的河南煤化集团,与平煤集团、神马集团两家企业重组而成的中平能化集团同时诞生。
效益倍增两大集团重组之后,在短短的一年甚至半年时间里,效益便显现了出来。化工产业方面,将重点拉长煤化工产业链条,建设豫东、豫西、豫北三大化工产业集聚区,进军高端技术与产品领域,引领全省化工产业发展的高端进程,在河南最大的煤化工企业基础上,力争2~3年进入行业前三强。
深度融合各自重组后,两大集团首先梳理了各自的产业板块,确立了不同的核心业务体系。河南煤化工集团初步构建了以煤炭、化工、有色金属、装备制造为重点业务发展平台,以物流贸易、矿山建设、实业管理为新业务培育平台的4+3产业体系。对此深有感触的,莫过于从永煤集团派到焦煤集团任总经理的张延明。在产业结构方面,几家企业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,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,相互之间产品雷同,市场无序竞争。
来这里就是为了把焦煤的事情做好,我第一个月的工作强度比在永煤高6倍,但一些同志对此仍不理解,不认可。中平能化集团规划了煤炭采选、尼龙化工、煤焦化工、煤盐化工、煤电等核心业务和现代物流、高新技术、建工建材、机电装备等辅助业务的5+4产业体系。
在这种经济大背景下,组建这个煤化航母是不是时机?全省上下疑虑重重。2008年12月5日,河南煤化集团与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(以下简称中平能化集团)组建成立。
河南煤化集团董事长、党委书记陈雪枫在近日举行的集团重组一周年记者见面会上讲到。重组之路作为河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支撑产业,煤炭化工产业向来受到河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。